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课题研究
宁夏民生服务中心发展现状及岗位人员培训需求研究(2010年)

宁夏财会函授学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国家财政的公共职能不断加强,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与此同时,基层的民生财政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为提升民生财政的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基层财政的监管工作,2009年宁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建设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基层财政的改革方案,这一改革方案得到了国务院李克强副总理以及财政部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现在,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正进一步推广到全区范围。因此,现阶段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概况及其人员培训需求的课题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课题背景、目标、内容、意义、方法和说明

 

  (一)课题背景

 

  1、从民生到民生财政

  早在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就提出过“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说法(《左传?宣公十二年》,前597)。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中,民生多指民众的生计问题。到了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给“民生”注入了新的内涵,也第一次将之上升到国家大政方针以及历史观的层面(《孙中山选集》,1981)。最近十年中,中国各阶层对民生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十七大报告》,2007)。胡锦涛主席在2009年元旦贺词中再次强调:“继续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胡锦涛,2008)。可见,民生问题是一国的根本问题,也是一个国家公共财政应当优先解决的问题。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国家或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2008年温家宝总理在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曾表示:接下来的5年,要下决心推进财政体制改革,让人民的钱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温家宝,2008)。20101227,李克强总理在全国财政工作座谈会中再次强调:2011年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发展方向(李克强,2010)。这就指出了财政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 , 财政支出政策理应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事实上,我国政府也正在着力建立以民生为导向的公共财政政策体系,也就是民生财政。

  民生财政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框架的基本内容,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现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一大特色。民生财政以改进民生、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要实现民生财政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转变政府职能,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各级政府的一个重要施政目标,建立民生型政府,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财政体制向民生型转变,这也就有了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这一民生财政改革模式的出现。

 

  2、乡镇民生服务中心

  2005年,全国范围内开始逐渐普及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具备了初步的民生服务职能,整合了民政、计生、国土、村建、劳动保障等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很大程度上便利了农民群众,但是其基层财政职能较弱。随着国家对“三农”资金投入的加大,基层民生财政工作的作用愈加凸显,便民服务中心原有职能已远远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服务需求,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家电下乡、财政直补等这些与基层财政紧密联系的一系列问题,由于职能原因,便民服务中心无法直接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民生服务。

   鉴于此,2009年宁夏开始了民生服务中心模式的试点工作,在西吉县、利通区、平罗县等分别设立直属点,整合基层财政职能,成功后逐渐向全区推广(《宁夏日报》,2010)。

  2010311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带领财政部长谢旭人等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宁夏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自治区财政厅厅长王和山汇报了宁夏将从2010年起开展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希望财政部对这项工作给予帮助指导。李克强副总理表示赞赏,明确指出:“这种做法可以减少成本,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请财政部详细了解有关情况,给予帮助”。312,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布置,并安排社保司具体负责落实。当天,社保司与王和山厅长取得了联系。次日社保司司长孙志筠带人到宁夏代表团驻地,向王和山厅长详细了解了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情况。孙司长表示将尽快向谢旭人部长汇报,对宁夏加强乡镇财政建设、创新为民服务方式的探索提供帮助(《中国财经报》,2010)。

  两会结束后,王和山厅长就主持召开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建设专题会议,对全面做好此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根据宁夏财政厅意见,自治区编办下发了《关于在乡镇综合设置民生服务中心的通知》,并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列入自治区十项民生计划之中。

 

  (二)课题目标、内容和意义

 

  1、课题研究的目标

  宁夏处于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基础设施落后,基层财政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构建民生服务中心的框架和思路也刚刚上路,无论是办公硬件还是民生服务人员素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建立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建议是由宁夏财政厅在全国范围率先提出,在全国层面上,几乎没有与之相关并可以借鉴的研究和报告,而与此同时,宁夏下一步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推广工作正要继续展开。鉴于此,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现阶段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概况以及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

 

  2、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概况,主要包括: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职责范围、岗位设置、人员结构、硬件设施、工作特点等。

  二是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概况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工作经验和强度、业务水平等现状进行统计描述。

  三是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周期、培训方式、培训困难等统计数据的分析。

  四是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发展的政策建议

 

  3、项目研究的意义

  现在对摸索阶段中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进行探析性研究,全面了解和认识民生服务中心的概况及其人员培训需求,不仅对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规范化建设和未来发展有着积极作用,还可以及时了解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真实、有效的一线资料和信息,并确定人员培训需求,有助于民生服务中心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也为宁夏在2011年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全区普及工作的开展提供经验和帮助。

  对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研究,是宁夏财政改革工作中贯彻落实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切实转变乡镇职能的创新举措。随着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推进,通过大力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理财、熟悉国家财经法规、具有开拓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工作人员,促进基层民生财政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使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有更好更大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方法

 

  1、统筹分析:调查研究法(Survey Research

  调查研究法,一般通过抽样的基本步骤,多以个体为分析单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有关咨询,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

  实地调查研究是本项目研究中的重点,也即通过实证的方法,对宁夏15个市、县、区所选的样本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以获得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概况与工作人员培训需求的第一手翔实数据。对于研究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概况及其培训需求而言,这是一种最有效、最务实、最能反映真实信息的研究方法。

 

  2、样本抽样:分层抽样法(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分层抽样法又叫做类型随机抽样法,就是在抽样时,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按一定的比例,从各层次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次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

  在本课题研究中,考虑到宁夏自治区南北差异十分明显,经过慎重分析,决定在实地调查研究的抽样过程中,采取分层抽样法,即在全区内将总体分为以县为单位的总体层,然后按照距离县中心的近、中、远以随机原则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进行抽样。通过这种方法不仅能保证所选样本可以完全覆盖全区各县,而且可以保证本次抽样的随机性。

 

  3、数据处理:统计分析法(Statistical Analysis

  统计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本次课题研究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调查问卷进行处理、分析,对各项统计结果进行综合选取与复核,以县为单位或者以区域为单位,对各项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尽多以图表方式简明、直观论述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概况与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

 

  (四)样本选取及获取说明

 

  1、课题技术路线图

  2、样本量计算

  本次课题的调研范围覆盖整个宁夏回族自治区,并采取了随机抽样方法以较好地反映总体状况。根据统计上对宁夏调研数据经验和行政类抽样的实际情况,再结合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总数,经过分析后判定本次调研的样本置信水平为95%,以保证样本信度,抽样允许的边际误差为3%,以保证样本的准确性,样本总体的方差为0.5,以保证样本数据的稳定性,然后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可得出样本容量的实际数值,经过计算可得实际最佳样本量n值应为250.70

 

                

  Z―标准误差的置信水平σ―总体标准差 E―可接受的抽样误差范围允许误差

 

  3、样本选取

  本次项目研究共选取宁夏15个县、市、区作为分层抽样样本,自北向南分别是:惠农区、平罗县、贺兰县、永宁县、灵武市、青铜峡、盐池县、中宁县、同心县、海原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以及泾源县。

  对每县进行抽样时,以该县城为中心,按照近、中、远的距离进行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随机抽样,每县抽取3个乡镇,总计共45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按每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平均56人计,初步预计问卷总计250份左右。这与最佳样本量数值基本吻合。

 

  4、样本获取实际情况

  本次项目研究问卷获取的方式是:对调查员进行问卷培训后,委派其直接去乡镇与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交流,并由当地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人员当场填写,当场回收问卷,最大限度的保证了问卷回收的完整性和问卷填写的有效性。此次问卷调研,参与调研人员共5人,历时2周,覆盖宁夏所选的15个样本县,45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最后实际收回问卷251份,有效问卷251份,这个数字与样本量计算公式所得值、初步预估问卷数值基本相同。

  本次选取样本乡镇数占全区乡镇总数的23.68%左右,参与调研的工作人员数(被访问者人数)占全区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总数的15.5%左右。

 

  综上数据,已经完全满足统计原则中的大容量样本,也就是说,本次项目研究的调研问卷能够很好的反映当前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全貌。

 

  二、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概况

 

  本次项目研究的问卷调研中,251份问卷里有45份是由当地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填写的,与其他工作人员填写内容不同的是,负责人的问卷内容涉及到了当地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概况。根据回收问卷数据录入后的初步统计信息,现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概况描述如下:

 

  (一)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现状

 

  1、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职责范围

  根据宁夏财政厅意见,自治区编办下发了《关于在乡镇综合设置民生服务中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在深化乡镇机构改革中,整合和强化民生服务职能,方便群众办事,在乡镇事业机构限额内,综合设置民生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负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等工作;负责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创业就业等社会保障工作;负责管理乡镇财政财务和村级财务;负责财政直补农民补贴资金的发放及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村医疗补助等资金的监督、管理等工作。

  由于宁夏还未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编制、职能结构等规范化、具体化。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很多当地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职能整合在编办规定职责范围的基础上,还根据自身情况整合了就业、计生等业务职能。总体来说,当前宁夏民生服务中心的职责范围分为财政、民政、农经、等几大板块,具体业务再进行精细分工。与以前的乡财政所相

  比,更加凸显民生财政职能,实现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转变。

 

  2、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岗位设置

  目前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在岗位设置上,一般都设主任岗1名,统筹管理民生服务中心,有时也分担具体业务,另设置会计1名,对财政和农经的财经工作进行总体核算,下设民生服务干事34名,分别管理新农合、新农保、农业直补、低保、家电下乡、退耕还林、农机补贴等具体业务(具体设置方式如下图)。

 

  从调研情况看,按照自治区编办文件精神,宁夏大部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岗位设置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但由于涉及业务较多、内容综合性较强,且自治区并没有针对民生服务中心的岗位设置具体划分,所以在基层的精细分工上还有待进一步系统化。

 

  3、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人员结构

  本次课题调研问卷中,按照自治区编办《通知》中关于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职责范围的规定,将当前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分为四大块:农政(负责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助、农村五保户供养等业务)、农经(负责农村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业务)、财政(负责管理乡镇财政财务和村级财务、财政直补农民补贴资金的发放、村干部报酬、村办公经费、村医疗补助等业务)和其他(负责上述编办文件要求之外的业务,如就业、计生、统计等业务)。在参与问卷调研的251人中,从事民政的工作人员58人次,从事农经的工作人员57人次,从事财政的工作人员86人次,从事其他的工作人员64人次,另外有7人次属于主任或书记没直接参与具体工作而没有填写。

  在参与具体工作的244人共计265人次中,有21人承担了不止一项职能,其比例占参与具体工作总人数的8.16%,在这265人次中具体分工比例如下图:

 

  由上图可以看出,从事民政和农经的工作人员基本持平,基本上每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都会配备1个或1个以上的民政和农经工作人员;从事财政工作的人员稍多,每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配备财政业务人员2人左右;从事其他业务的工作人员每个乡镇服务中心配备在1个以上。

  从事财政工作人员的高比例(32%)是基层群众对财政业务需求的体现,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财政职能的重要性,是从根本上有别于以前便民服务中心的重要因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比例达到了24%,略高于民政与农经的22%,这是因为当前很多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直接将以前的便民服务中心中非民政、农经、财政的职能整合进服务中心,如计划生育、残联、就业等业务,这使得民生服务中心业务更加多元化。

 

  4、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硬件设施

  当前宁夏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都有自己的办公地点,调研结果显示,45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已有36个实行了窗口式服务,比例为80%;已有41个乡镇民生服务中有专属的业务流程图以及信息板,比例达到91.11%;办公大厅平均面积为82.6平方米,其中最大的办公大厅为500平方米,最小的办公大厅为19平方米;其中90%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已接入互联网;45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均没有配备自己的交通工具。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目前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基础硬件设施还不完全统一,还有一部分乡镇办公大厅过小,没有专属的业务流程图或信息板,不能使用互联网连接,也没有自己的交通工具。这些都说明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5、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特点

  样本数据统计显示:当前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统一挂牌时间是200910月,在编人员配备一般为68人,实际工作人员为7-9人,这是由于工作量较大以及人员业务熟练度不够等因素造成,实地调研中也发现目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配备的人员数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45个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中,仅有35%16人)的民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认为目前人员配备能够满足工作需要,其中51%23人)的负责人认为目前人员配备绝对不能够满足工作需要。这充分说明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业务量非常大,也从侧面反映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成立的必要性,能够集中解决基层群众所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由于民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自治区并没有明确的解决措施,大部分工作人员均是从以前各单位抽调过来的,有些人员不仅要做好服务中心的业务工作,有时还要做原单位的本职工作,这样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还十分容易造成工作人员疲劳分心。

 

  (二)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存在的问题

 

  宁夏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框架已初步构建完成,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得到了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但在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探索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职能定位和职责范围仍需进一步明确。调研中发现,虽然目前宁夏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能够按照自治区编办文件精神对民生服务中心进行基础构建,但是在职能定位上还存在着许多整合遗留问题,有很多乡镇整合力度过大,甚至有“民生服务中心”变身“乡政府”的说法。

  二是人员编制紧张,岗位设置不统一。目前乡镇在编在岗人员有限,而且民生服务中心工作量极为繁重,导致目前人员配备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另外很多工作人员是乡镇各单位临时抽调而来,这样使得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与乡镇中心工作无法完全脱离,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三是基础硬件设施不足。实地调研中,发现很多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服务大厅过小,而工作量又很大,很多农民冬日里被迫排队在寒冷的屋外。另外由于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并没有配备交通工具,很多要进行入户办理业务如民政救助救灾、五保户供养、人口普查都等,需要工作人员步行或者自己打车前往,影响工作效率。

 

  三、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概况

 

  (一)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人员基本情况简述

  调研数据显示,目前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中,女性比例约为40%;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比例约为31%;平均年龄在37岁左右;其中本科以上学历占38%,大专以上学历达到86.4%;非本地工作人员占19.5%;平均工龄约为15.9年,从事财政工作平均年龄约为9.14年。

 

  1、年龄构成

  本次参与调研的251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平均年龄约37岁,最大年龄56岁,最小年龄20岁。其中20-3034人,30-40120人,40-5084人,50岁以上13人。

  30-40岁的工作人员比例接近50%,这些工作人员年富力强,精力充沛,有极强的探索和钻研能力;其次是40-50岁的工作人员,这些工作人员的比例达到三分之一,一般具有良好的业务技术和丰富经验。这些30-50岁的工作人员是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中坚力量。总体看,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年龄构成还是合理的。

 

  2、文化程度

  调研数据统计显示,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38%,大专学历人数为48%,中专学历人数比例为10%。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中,大专和中专学历的人数比例接近60%,这说明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文化程度还是以专科学历为多。

  结合年龄构成细化分析发现,乡镇民生服务中心35岁以下的工作人员中,有接近58%的工作人员具有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而30岁以下具有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工作人员比例接近70%。这说明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文化水平很有梯度,进入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文化程度的门槛逐渐提高,本科和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也在逐渐扩大。

  

  3、工作经验

  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凸显了财政职能。这就要求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懂民事”,还要“精财事”。

  目前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平均工龄约为16年,但从事财政工作平均工龄还不到10年,这说明有不少工作人员并非参加工作时就从事财政工作。按照调研数据,有75%的工作人员学习过财政类相关的基础知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专业方向多以会计学、农学、管理学为主,其中46%的工作人员有会计资格证书,41%的工作人员有电算化证书,37%的工作人员有计算机等级证书,其他财会、管理类证书以审计证和统计资格证居多。

 

   这些调研结果一方面说明宁夏民生服务中心建设正在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和系统化道路,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人员的工作经验和水平上,还参差不齐,很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培养提高。

 

  (二)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情况

 

  1、电脑基础知识

  调研结果显示,大约86%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经常使用电脑,其中52%的工作人员经常使用互联网,58%的工作人员能够较为熟练的使用文字处理(如word)和图表处理(如Excel)软件来处理日常业务,70%的工作人员能够较为熟练的使用本职业务的系统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能够对电脑一般故障进行处理的工作人员比例只有48%,而当遇到电脑故障需要处理时,仅有35%的工作人员可以在身边找到电脑知识相对丰富的人来咨询求助。超过半数的工作人员不具备自己处理电脑一般故障的能力,而身边可供咨询求助、精通电脑的人员也很少。这些问题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会有很大影响。

 

  2、工作内容

  在工作内容相关调研中发现,有73.4%的工作人员认为,与以前的乡财政所相比,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总体变化很大,尤其是工作量上,有超过81%的工作人员认为,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量,要远远大于以前的乡财政所。有62.9%的工作人员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并且没有节假日。对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环境满意的工作人员有80%86%的工作人员认为当前的工作环境对自己工作效率的影响较小。

  关于工作人员工作量偏大问题,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业务本来就十分繁杂,这一直是基层工作的一大特点;二是当前宁夏民生服务中心还不够规范,人员配备不足。在这种工作环境下,乡镇民生服务人员的普遍满意度和积极性还是较高的。

 

  3、政策信息

  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97%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和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民生政策,这个比例说明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把党的强农惠农政策传递给基层农户,有98%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能够得到基层群众的积极配合。

  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每周用于学习国家大政方针的时间都在2小时以上,获取大政方针和政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单位领导组织的上级文件精神学习,这个比例达到84%,其次是有55%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视广播获取,通过报刊杂志获取的比例为54%,通过上网浏览新闻获取的比例为45%

 

  4、业务基础知识

  在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经验(6.1.3)中已经提到,约有75%的工作人员学习过财政类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并有65%的工作人员还在采用手工记账。在对本职业务知识和技能熟练程度的调研中,认为自己比较熟练的工作人员接近84%,还有16%的比例对本职工作还不熟练。

  针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特点,课题组分别对工作人员的民政、农经、财政各方面知识技能熟练度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能够熟练从事民政工作的比例占65%,能够熟练从事农经工作的比例占67%,能够熟练从事财政工作的比例占68%,能够理解自己负责的相关业务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的工作人员比例为35%。这说明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人员配备基本均衡,但相关本职业务的法律知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考虑到实际业务与相关规定的协调性,课题组还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是否遇到实际业务操作与相关规定相冲突进行了调研,有高达66%的工作人员表示,遇到过两者冲突的情况,而这其中71%的工作人员表示有渠道可以及时处理这些冲突,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向上级反映,但也有29%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渠道处理这种情况。这反映出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制度和章程还不够规范,而且及时解决问题的渠道还有待通畅和拓展。

 

  (三)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概况小结

 

  当前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数量虽紧但也基本能够满足开展业务工作的初步需要,民生服务中心的建设也正在走向正规化、专业化和系统化,但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参差不齐,还有待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一是综合素质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要求工作人员不仅要“通民事”,还要“精财事”,具备综合素质,而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是由各乡镇单位抽调组建起来的,需要积极的积累工作经验,提高综合业务能力。

  二是本职业务基础知识不足。很大一部分工作人员对自己负责业务基础知识了解不够,虽然现在能勉强胜任当前工作,但在复杂情况的处理和未来业务的持续性上会有很大的影响。

  三是工作量多,强度大。这是一个全区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普遍反映的问题。这种情况不仅是由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自身特点决定,还与当前宁夏民生服务中心的岗位设置情况和人员编制情况密切相关。

 

  四、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需求

 

  课题组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需求进行了问卷调研,包括工作人员的培训需求内容、培训模式等,并对其中一些内容进行了无序和有序排列。

 

  (一)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内容

 

  1、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历史

  通过对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历史的问卷调研,2005年至今,约有77.2%的工作人员参加过培训,总体培训时间都在一周以上,最近一次参与的培训大都是由县级以上单位组织进行的。其中有53.4%左右的工作人员接受过财务或财会知识的培训,有71.8%的工作人员接受过政策法规的培训,有55.5%的工作人员接受过电脑知识的培训。

  可以看出,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覆盖率不高,至少还有22%以上的工作人员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而可能因为新进入单位等原因没有参加过培训的年轻人员(20-30岁)最大比例为14%(根据6.1.1年龄构成),低于22%,这说明对新建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而言,宁夏对其工作人员的培训还没有完全普及。

  在以前参与过培训的工作人员中,接受过政策法规培训的比例是最高的,而财务和财会知识培训以及电脑知识培训的比例仅仅过半。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有别于以前的便民服务中心,最大的区别在于凸显的财政职能。接受财务、财会和电脑知识培训工作人员比例较低,这要求工作人员要尽快完成便民服务中心模式向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转型。

 

  2、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无序培训需求内容

  在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内容上,首先进行了无序培训需求的调查,无序需求能够在总体上反映出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于培训内容的普遍需求。

  数据统计显示,民生服务中心的定位与规范(77.3%)、电脑网络基础知识(74.1%)、惠农政策和大政方针的解读(72.9%)这三类的培训需求比例均超过了70%,其次的培训需求内容是涉农资金监管知识(66.9%)、本职业务系统操作(61.8%)、财会专业知识及实际操作(60.1%)、财经法规和会计基础知识(53.4%)。

  其中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定位与规范排在培训需求的第一位。这是一个在本报告中已经出现多次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还没有完全规范化和具体化,存在着许多盲点,这也是工作人员最为关注的问题。

  其次是电脑网络基础知识。随着政府职能效率的提高,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普及,新生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在日常业务处理中能感觉到,当前所从事的工作对电脑基础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使工作人员对电脑网络基础知识的培训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后是惠农政策和大政方针的解读。作为一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更多的工作是与基层群众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所以,对国家惠农政策和大政方针的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自身的思想素质、政策执行力度、工作开展的顺利程度以及与农户沟通能力。

  最后,其余涉农资金监管、本职业务系统操作等培训需求的比例均在50%以上,这从总体上反映出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已经能够感觉到自身能力和素质进一步提高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发展。

 

  3、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有序培训需求内容

  在无序培训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有序培训需求调查,即在之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所选无序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再让工作人员对其之前的选项结合日常工作按照重要程度进行排序。这样就可以看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当前最迫切得到的培训。

  由上图可以看出,当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最迫切得到的培训还是民生服务中心的定位与规范,有35%的工作人员将其排在了第一位,其次有14.3%工作人员认为电脑网络基础知识应当是当前最重要的培训,还有13.5%11.9%的工作人员认为涉农资金监管和大政方针解读最重要。

  与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无序培训需求相比,涉农资金监管知识排在第三,说明目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更加注重实际涉农资金的业务作业,这是一种务实的精神的体现。

  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无序培训需求与有序培训需求的结论类似,充分证明了民生服务中心定位与规范、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惠农政策和大政方针解读、涉农资金监管知识这四方面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是当前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最需要的培训内容。

 

  (二)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模式

 

  在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内容进行调研的同时,还向每一位被调研者征求了有关培训方式、对授课者身份要求、培训形式、培训周期、培训地点等意见。

 

  1、培训方式

  在培训方式的调研过程中,也采取了无序和有序的方式来进行问卷调查。

  在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无序培训方式选择上,有76.1%的工作人员选择了异地观摩考察的培训方式,69.1%的工作人员选择了课堂讲授的培训方式,选择实践教学作为培训方式的比例是65.3%,另外选择现场会或远程网络教育的工作人员均在35%以下。

  在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有序培训方式选择上,有37.8%的工作人员认为课堂讲授是最适合培养方式,24.7%的工作人员认为异地观摩是最适合的培养方式,仅有3.1%的工作人员认为远程网络教育是最适合的培养方式。

  通过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无序与有序培养方式选择的结果,可以看出,异地观摩无疑是呼声最高的培养的方式,但是考虑到异地观摩的成本较大,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有序选择时,更多的工作人员选择了成本较小,收益较大的课堂讲授方式。

 

  2、授课者身份要求

  在对授课者身份要求的调研过程中,也采取了无序和有序的方式来进行问卷调查。

  对授课者身份的无序需求选择上,有76.5%的人认为由财经院校专职老师来授课培训,有70.5%的人认为也可以是政策理论研究者(教授),还有63.7%的人认为相关厅、局级业务主管干部,37.8%的人认为可以是函校的专职老师,愿意接受网上教学的比例只有26.7%

  对授课者身份的有序需求选择上,29.8%的人认为财经院校专职老师来对他们进行授课是最合适的,25.9%的人认为由厅、局级业务主管干部最合适,还有23.9%的人觉得授课者最好是政策理论研究者(教授)。

  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授课者身份要求的无序和有序调研,可以看出工作人员最希望财经院校的专职老师能够给他们进行授课。这不仅是因为财经院校的专职老师长期从事在教学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基础理论教学经验,而且也从侧面反映出工作人员对财经类知识的强烈需求。

 

  3、培训形式

  课题组最后对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中关于培训形式、培训周期、培训时间、培训地点以及培训困难做了统一调研。

  由上表可以看出,对于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说,较为合理的培训方式是两周以内的短期培训,周期为每半年一次,在每年的第二季度或者第一季度进行,最好由离自己较近的市县举办培训班。

 

  (三)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差异分析

 

  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需求差异分析仍然按照地理和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即宁北地区(银北地区五县区)、宁中地区(银南地区五县区)、宁南地区(固原地区五县区)。选取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对授课者身份要求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1、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内容南北差异分析

  无序需求差异分析

  根据无序需求调研的统计数据发现,三个区域的培训需求内容差别不大:

  需求最多的是民生服务中心定位与规范和电脑网络基础知识,数据分布与全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培训总需求内容基本相同,值得注意是宁北地区的需求比例比其他两区低很多,这说明宁南地区和宁中地区的需求内容更为集中,也从侧面可以看出宁北地区需求比例略小,这与其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稍高一些有关,也与宁北地区的经济基础和人才流入有关。

  由于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刚刚成立不久,各地起步基础和经验也大致相同,所以在调研过程中,各地域出现高度集中的相同需求,这是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共同问题,需要得到集中解决。随着各地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业务的具体化和地域化,上述培训需求也会逐渐发生变化,凸显出地域特色。

  有序需求差异分析

  在有序需求差异分析中发现,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定位与规范依然是当前服务中心各地区工作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但是在其他培训需求上,各地区有一定的差异。

  在第二需求上,宁南地区和宁中地区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更偏向于对涉农资金监管知识的培训,而宁北地区的工作人员的第二需求是电脑网络基础知识,迫切需要学习涉农资金监管知识的比例并不高。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宁北地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化发展很快,需求与业务相适应的电脑网络知识十分必要。

 

  2、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方式南北差异分析

  无序需求差异分析

  由下图可以看出,宁南地区和宁北地区选择以异地观摩考察的方式进行培训的工作人员较多,宁中地区选择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培训的工作人员较多。宁南地区工作人员要求进行异地观摩考察的比例是最大的(85.7%)。宁南地区的经济条件稍差,异地观摩考察的方式能够使其工作人员和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交流经验。宁北和宁中地区对于这两种培训方式的需求差距不是很大。

  课堂讲授作为一种低成本、收效高的培训模式,也得到了各地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欢迎,宁中地区要求以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培训的工作人员比例达到73.7%。课堂讲授的形式容易组织,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学习和巩固业务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这对当前刚刚组建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来说,十分适合。

  有序需求差异分析

  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有序培训方式的分析是建立在无序选择基础之上的,在无序需求差异分析中,异地观摩考察和课堂讲授是工作人员需求最多的两种培训方式,在此基础上进行排序选择后,可以发现三个地区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全部认为最合适的培训方式是课堂讲授。

  结合无序培训方式需求差异分析可以看出,宁南地区在无序差异分析中,愿意进行异地观摩考察这种培训方式的比例高达85.7%,高出课堂讲授培训方式的23个百分点,但在有序培训方式的需求中,接近半数的宁南地区的工作人员认为课堂讲授的培训方式才是他们的第一需求。即在异地观摩考察与课堂讲授进行排序时,更多人认为课堂讲授这种培训方式比异地观摩考察的培训方式更为高效和务实。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无序培训需求基础上的有序排列,更能反映出工作人员的最终需求。

 

  3、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授课者身份要求的南北差异分析

  无序需求差异分析

  在无序需求差异分析中,各地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授课者身份要求几乎完全一样,财经院校专职老师是各地区工作人员的最多选择,其次是政策理论研究者(教授),再次是相关厅、局级业务主管干部,然后是函校专职老师。各地区的这个比例排名也与总需求的内容相同,这表示各区域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授课者身份的要求有着高度的稳定性。

  各地区工作人员首选财经院校专职教师作为授课老师有以下原因:一方面由于财经院校的老师长期处在从事财经类教学的第一线,有着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授课经验,能够被广大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认可;另一方面,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特点之一就是凸显财政职能,这说明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意识到财经类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有序需求差异分析

  虽然各地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授课者身份要求的无序调查结果十分稳定,但是进行有序需求差异分析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财经院校专职教师在宁中地区已经不是最需要的授课者,在宁南地区与首选厅局级主管干部的比例持平(29.8%)。

  宁南地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授课者身份的要求在有序排列时,前三种授课者身份差距不大,这说明对于宁南地区的工作人员来说,不仅仅愿意让财经院校老师来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还想更多的了解政策的解读等知识以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宁中地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授课者身份首选是局厅级主管干部,首选政策研究者(教授)的比例也比较高,这说明宁中地区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想了解国家或者自治区层面的指导思想。宁北地区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人员对授课者身份的首选是财经院校专职教师,而且比例很高,这表示宁北地区的工作人员比较务实,希望能够学习更多财经基础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本领,以便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五、关于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项目研究的初步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宁夏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的建设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基层财政改革方案,既突出了公共财政的职能,又体现了民政、农经、统计等各部分的职能,这种变革性的职能整合,不仅为基层民生财政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而且还将为宁夏基层财政培养出一批综合型,一专多能的财务人员,更重要的是能够体现为民、惠民、便民的宗旨,切实给农民带来方便和实惠。

  当然,在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推广的初期,由于全国范围内还没有真正成型并可供参考的模式,所以,无论是发展战略还是具体经验,都需要宁夏自己进行探索和摸索,人员业务水平和硬件筹备问题是当前宁夏乡镇民生服务中心需要尽快解决的两大问题。

 

  (二)政策建议

 

  第一,明确职能定位,规范业务章程。

  宁夏虽然通过自治区编办文件划定了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职责范围,但实践中,自治区编办《通知》划定的职能已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应结合实际情况在职能定位上再给以更合理、更明确的界定。

  第二,规范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

  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组建时间刚一年,其优越性已明显显现出来,进一步向全区推广和普及是必然趋势。但乡镇财政人员的编制问题已成为影响乡镇财政发展的重要问题。编制不规范、不够用,人员不稳定,必然影响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人员素质、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等。建议自治区编办、自治区财政厅等部门尽快研究出台自治区支持乡镇民生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的人员编制、办公经费、人员培训等保障措施,出台全区规范化的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延伸服务链条。

  宁夏于2005年在全区范围内筹办了便民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组建的民生服务中心,其职能和业务范围与以前的便民服务中心有哪些差别、有哪些扩展,很多农民甚至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都还不是很明白,因此,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信息平台,加大民生服务中心职能和业务范围等的宣传力度,扩大民生服务中心的影响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规范现有民生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的流程图信息板,开通乡镇民生服务中心服务热线,通过多种渠道为农民群众解答相关业务咨询等,都会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了解民生服务中心、喜欢民生服务中心、依赖民生服务中心,从心里明白民生服务中心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给自己带来的实惠和帮助,这样不仅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和稳定,还能更有效地提高民生服务中心的工作效率。

  第四,提升硬件设施,夯实发展基础。

  民生服务中心在宁夏、在全国都是新生事物,其发展壮大离不开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强有力支持,更离不开物质基础的支撑。根据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现实情况,需要在硬件基础设施方面得到进一步加强,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到办公场地(每个中心办公面积不少于150平米)、交通车辆(每个中心一台车)、电脑(每个工作人员一台电脑)设备等必要的基础建设上,才能使服务中心的业务工作更有效的开展,也使农民群众在办理业务时更方便、更快捷,更多地体会党的温暖。

  第五,以人为本,加强教育培训。

  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到岗时间都不长,对岗位的职责要求、业务范围、业务技能等都不是很熟悉。通过对他们实施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有利于更有效地发挥乡镇民生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有利于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专多能,一岗多责”职能目标的实现。

  一是各级政府领导要高度重视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工作,对培训工作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二是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建立一整套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教育的工作规则,规定每年对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培训不少于3天,将培训工作纳入年终考核指标,并将是否参加过培训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依据之一等。

  三是根据自治区财政对乡镇财政干部培训的统一规划,将每年的培训经费按自治区和市县级财政55比例分别列入预算,为培训提供经费保障。

  四是培训内容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安排,除进行政策理论、财会业务、电脑网络和其他业务技能培训外,把职业道德教育也列为重要内容之一,并不断调整、更新培训内容。

  五是培训方式要以提高培训效果为出发点,既要因地制宜,又要灵活多样,提高案例教学、观摩教学、警示教育等课时安排比例,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六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高校联合,培养造就一批既懂乡镇民生服务中心业务,又热心培训工作,综合素质好,表达能力强,受学员欢迎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素质高低,既影响到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财会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又影响到为民服务的工作质量。因此,通过建立长效机制,使他们经常得到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教育,促进基层财政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主持人:刘怀明

  执笔人:刘建洲、杨军、张惠萍、刘振亚

  参加人:王心农、陈琴、李兰甫、肖安国

 

附件下载:

 

  】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三巷3号
网站管理:财政部办公厅
电子邮箱:webmaster@mof.gov.cn
技术支持:财政部信息网络中心
邮编:100820 电话:010-68551114
京ICP备05002860号